返回

翻譯理論

搜索 導航
超值滿減
藥品方劑回譯性原則
2024-09-16 11:09:20    etogether.net    網絡    


所謂回譯性原則,指的是英譯的方劑名稱在形式結構上能盡量與其中文形式相近,這樣中國的讀者或聽眾讀到或聽到某一方劑名稱的英譯形式時,腦子里能夠反映出其中文形式,這樣就能實現(xiàn)信息的雙向傳遞作用,反之亦然。


為什么要強調回譯性呢?原因有三:

首先,具有回譯性的譯名有利于國際間的交流。在目前中醫(yī)翻譯事業(yè)尚不太發(fā)展,中醫(yī)人員外語水平有待提高以及國際中醫(yī)工作者業(yè)務能力較為有限的條件下,具有回譯性的譯名或譯語有利于翻譯人員準確地傳遞信息,有利于中國中醫(yī)人員能較快、較好地掌握中醫(yī)英語,同時也有利于國際中醫(yī)工作者學習和掌握中醫(yī)醫(yī)理并有效地進行業(yè)務交流。

其次,具有回譯性的譯名或譯語能較為準確地再現(xiàn)原文所含信息,減少翻譯過程中對信息的損益程度。由于中西文化差異較大,而中醫(yī)又純屬中國特有的文化現(xiàn)象。因此強調譯名或譯語的回譯性有利于中醫(yī)走向世界并保持其固有特色的總體戰(zhàn)略。

最后,強調譯名或譯語的回譯性,有利于提高翻譯質量,限制濫譯。


當然,對回譯性原則也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,不能搞一刀切。對于適應這一原則的詞語,我們應努力使其譯文形式具有回譯性。一般來說,以君藥命名的方劑名稱的譯名都具有回譯性。對于不適合于這一原則的名或詞語,不要強其所難,以免犯以形害意的錯誤。不過在有些情況下,可以通過變通的手法,曲意求合。下面是我們以這種手法翻譯的一個例子,也許能說明一些問題。

方劑學上有一首方劑,名曰“何人湯”。這首方劑是以君藥“何首烏”和“人參”的縮合形式命名的,而在中文中“何人”又與“誰”語義相通。在醫(yī)院實習時,有的同學曾戲謔地稱其為“誰的湯”,有的大夫也開玩笑地對病人說“一劑‘誰的湯’,保您喝得香”。我們受此啟發(fā),也將其譯為“Who's Decoction”,與原語“何人湯”(誰的湯)可謂曲意求合。這一譯語別出心裁,令人一見難忘。單從形式上講就比譯作 Decoction of Radix Polygoni Multiflori and Radix Ginseng要好得多。


責任編輯:admin



上一篇:沒有了
下一篇:中醫(yī)方劑名稱簡潔性翻譯原則

微信公眾號搜索“譯員”關注我們,每天為您推送翻譯理論和技巧,外語學習及翻譯招聘信息。

  相關理論文章






PC版首頁 -關于我們 -聯(lián)系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