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員中心 |  會員注冊  |  兼職信息發(fā)布    瀏覽手機版!    精選9.9元!    人工翻譯    英語IT服務 貧困兒童資助 | 留言板 |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  繁體中文
當前位置:首頁 > 翻譯理論 > 文學翻譯 > 正文

許淵沖及其翻譯思想

發(fā)布時間: 2018-09-17 09:02:14   作者:etogether.net   來源: 網(wǎng)絡   瀏覽次數(shù):



許淵沖還重視譯者創(chuàng)造力的翻譯,將之稱為“再創(chuàng)作的翻譯法”。 他認為,再創(chuàng)作可以使詩在翻譯中失而復得,也可稱為“以創(chuàng)補失”法。 對于這種“以創(chuàng)補失”法受到的關于譯詩不忠實于原文的批評,許淵沖辯解道,忠實不等于形似,更重要的是神似。鑒于譯詩的這種“再創(chuàng)作”性,許淵沖還認為,文學翻譯等于創(chuàng)作,還專門以此為題寫了一篇文章,以林紓的譯文為例,說明他的譯文以創(chuàng)補失之處就是創(chuàng)作。還認為翻譯是兩種文化的競賽,好的譯文可以超過原文。而要做到這一點, 譯文必須傳達原文的音美、形美和意美。他于1990年發(fā)表在《世界文學》上的一篇《文學翻譯與翻譯文學》中提到,“文學翻譯的最高目標是成為翻譯文學,也就是說,翻譯作品本身要是文學作品”,代表了他的文學翻譯觀。


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,許淵沖提出了“譯詩八論”,即:譯者一也(identification)、譯者藝也(re-creation)、譯者異也(innovation)、譯者依也(imitation)、譯者怡也(recreation )、譯者易也(rendition)、譯者意也 (representation)、譯者益也(information/instruction)。他指出,“ 一也”、“依也”、“異也”是翻譯的方法論——“一也”指譯文和原文的統(tǒng)一,包括在字句、篇章、文化層次上與原文統(tǒng)一,是翻譯的理想;“依也”指譯 文以原文為根據(jù),是翻譯的常道;“異也”指譯文以原文為依據(jù)時,可以創(chuàng)新立異,是翻譯的變道?!八囈病敝肝膶W翻譯是藝術,而不是科學; “意也”,指翻譯要傳情達意,包括言內之情、言外之意;“易也”,即翻譯要換易語言形式,是指作品與譯作的關系,是翻譯的總論:以上是翻譯 的認識論?!扳病敝肝膶W翻譯要怡性悅情,使讀者“好之”、“樂之”; 譯者“益也”指翻譯要能開卷有益,使人“知之”:這兩論是翻譯的目的論。這譯詩八論是許淵沖對譯詩理論的高度概括。


詩歌翻譯向來是文學作品翻譯的核心,有關詩歌翻譯的問題向來 是文學翻譯諸多問題的關鍵。如何更好地翻譯詩歌也一直是翻譯理論家論爭的焦點之一。英國語言學家和翻譯理論家西奧多?薩瓦里(Theodore Horace Savory)在他的翻譯名著《翻譯藝術》中論及詩歌的翻譯時,主張“以詩譯詩”,贊成原文押韻的詩最好譯成押韻。美國翻譯 理論家約翰?費爾斯蒂納(John Felstiner)也認為只有以詩譯詩才能表達詩人的心聲。英國著名翻譯理論家蘇珊?巴斯奈特(Susan Bassnett)則反對任何有意增刪、省略的譯法,薩瓦里也不贊成因韻損文,對原詩任意增減更改,認為必要時可以譯成現(xiàn)代的散文詩或詩的散文,可以既不受韻律的限制,又不受嚴格的重讀規(guī)則的羈絆。我國的劉 重德教授也主張在確實不能用格律詩翻譯格律詩的情況下,運用自由詩體來翻譯,盡量保留原詩的思想、情節(jié)、意境和形象。許淵沖認為, 詩歌的翻譯主要反映了真與美的矛盾,因為翻譯求真而詩歌求美,所以譯詩應該在求真的基礎上求美。真與美統(tǒng)一的翻譯是理想的翻譯,但如果兩者不能統(tǒng)一,在為了真而犧牲美或是為了美而失真的兩難選擇中,許淵沖認為“美是最高的善”,“創(chuàng)造美是最高的樂趣”,明確表達了 “求美高于求真”的翻譯觀。就許淵沖的翻譯實踐而言,他顯然是實踐 了“以詩譯詩”以求“美”的主張。


責任編輯:admin



微信公眾號

[上一頁][1] [2] [3] 【歡迎大家踴躍評論】
  • 上一篇:當代建筑藝術的詩歌藝術性投射
  • 下一篇:根據(jù)上下文確定詞義


  • 《譯聚網(wǎng)》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,煩請30天內提供版權疑問、身份證明、版權證明、聯(lián)系方式等發(fā)郵件至info@qiqee.net,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。


我來說兩句
評分: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
評論內容:
驗證碼:
【網(wǎng)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?!?
評論列表
已有 1 條評論(查看更多評論)